文/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電影「街角的書店」(The Bookshop)有一幕是這樣的: 女主角芙洛倫斯想為書店添購超乎倫理的情慾關係小說『蘿莉塔』,詢問同樣熱愛閱讀的老紳士艾德的意見。
「這種讀完後覺得不理解、需要思考是很重要的,已經了解的事情讓人鬆懈,而我們需要面對受苦的感覺,面對自己的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。」
不管在什麼年齡,都還是會遇到難以理解的事情。
沒人喜歡歷經找不到答案的困惑,但面對苦難後,我們更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、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。
迴避痛苦,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憩與快樂,但很快的又會被另一個慾望取代,沒有辦法真正回應內心的需求,讓受苦的時間更加延長。
我們要相信自己有承受痛苦的能力,而別人也有能力承受他自己的痛苦。委屈自己容易虛耗自己的能量,還會奪走別人面對真實自我的機會,這是一種具破壞性的互動模式。
面對痛苦、在受苦中思考、專心照顧自己的情緒,重新找回內在的平衡感。如同看一本困難理解的小說,我們耐心閱讀,看見受苦的恐懼,成長會逐漸昇華到新的階段。

圖片選自電影「街角的書店」(The Bookshop)劇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