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給正在面對孩子出櫃的您

文/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
108/5/17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,同婚專法三讀通過,許多人在雨中哭泣。有的是感動的眼淚,法律重視人權得以讓長期沒有婚姻保障的痛苦減緩了,但當結婚變成可能,許多事情開始浮出檯面,有點期待明年的農曆年同志朋友們會怎麼過,屆時看見心理諮商所的「過年受創症候群特別方案」也許會再度復活來服務大家。

另一種眼淚也值得看見,是父母面對孩子出櫃的眼淚。在公投與專法的推動下,醞釀著猜測與表態的氛圍,有意無意的孩子說出自己的同志身分。即便有點心理準備,但知道的那一瞬間心裡還是有一塊不知名的什麼崩壞了。我聽見有的母親陷入回憶,不知道孩子童年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,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導致喜歡同性的性傾向,還是有什麼沒有注意到的創傷?和孩子之間的相處好像隔上了一道牆,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曾瞭解過孩子?「失敗的母親」像是巨大的標籤佔領了親情,自責在母親柔軟的心上扎了隱隱作痛的針。

身為每天都在聆聽秘密與痛苦的心理師,這份工作讓我領悟到:人的痛苦是來自於我們對愛的人有所期待,但卻阻礙了看見對方的真實樣貌。

如果有一天我們所愛的人,告訴自己一個真實但顛覆期待的秘密,這代表關係其實更加親密且誠實了,雖然付出了期待落空而悲痛的代價,但正因為親子一起面對歷經這一切,跨越了自責、痛苦來到真誠對待,我們更有機會從血緣的連結昇華到心靈的交流與支持,全新的精神層面的親子關係,在這雨過天晴的五月,正要開始呢!

Photo by Vlada Karpovich on Pexels.com

發表者: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
喜歡電影與社會學、愛好動物與大自然、熱衷性別研究、過了35歲開始聽爵士樂。 擅長以比喻的方式深度同理內在世界,相信在「問題」中能啟發而看見美感,挖掘出跨越困難的力量。 期盼是用幽默的思維與浪漫的情感,詮釋人獨特的處境,不刻意去迴避人所遇到的困難,試著回應並包容自己所擁有的人生,能藉此找到持續生活的意義與快樂。 認為人要理解情與慾,這是一個人生命主體性更加成熟的過程。愛上誰我們無法掌握,但如何愛人是我們的選擇。心理諮商的對談,正是幫助我們一起找到與人連結愛最美好的方式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