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轉自李介文臨床心理師臉書
碩士班三年級,有一段時間,我同時在兒童復健科跟兒童心智科實習。
這兩個科最大的分別就是孩子的年紀,在兒童復健科,我曾經做過出生6個月的早產兒評估,也做過一兩歲的嬰幼兒,在兒童心智科,就是學齡的大小孩跟青少年。
我發現,嬰幼兒的父母,即使自己的孩子在評估時有些能力發展較遲緩、甚至能力還沒發展出來,但父母看孩子的眼神總是充滿溫柔,語氣充滿鼓勵,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學齡孩子的父母身上,就慢慢變成了不耐煩與指責。
你就知道,養育一個孩子,對父母的心理摧殘有多大。
從踏進兒童領域開始,我就有一個夢想:要讓世界上的親子,都能夠笑著面對彼此。
轉眼間,十年過去了,我完成了學業、考上了心理師,到了醫學中心執業,我從沒忘記這個夢想,在大醫院的工作其實很忙碌,一個檢查要排三個月,治療要排半年,面對孩子與家長的時間很緊湊,我總是把握能跟他們再多說幾句話的時間,哪怕只是給個鼓勵也好。
這樣不夠,於是我執業的場所越換越小,從醫學中心、到地區醫院、到診所,只為了能夠有多一點時間跟他們互動,因為我很用心的做了評估、做了治療規劃,好希望可以多幫他們一點。
這樣不夠,心理評估與治療,一次都是以一小時來算的,我曾經一天工作十個小時,也才服務十對親子,於是我開始演講、開始寫書,就算你無法當面遇到我,我也希望可以傳達心理學可以幫到你的地方。
這樣不夠,我還希望除了透過文字之外,可以真的跟更多家長說到話、試著解決更多家長的問題。
於是,我跟大大學院合作,開設了這門線上音頻課程【不說教不動怒的親子教養實戰課】。
課程內容介紹
立即試看完整內容>>https://bit.ly/3lujxKy
無論是當面遇到我、聽我的演講、看我的書、聽我的線上課,我都很誠懇的,希望透過我的努力,慢慢的影響你的教養方式,慢慢的增溫你們的親子關係。
我一直很記得,我的老師跟我說,一個心理師的養成不容易,知識分子要有自覺,要對這個社會有貢獻。我能夠對這個社會做的貢獻,就是把我知道的親子教養知識,加上我的經驗,幫助一對對的親子。有人說,理論是理論,實務是實務,會這麼說的人,只是呆呆的套用理論,根本不知道變通,理論跟知識當然很有用,不然的話,你不用來聽我的課,去問你家鄰居的大嬸就好,他們育兒的經驗也很多。
身為一個知識分子,我有責任幫你把關,兢兢業業的更新知識,兢兢業業的把知識運用在親子教養上,我想,這是我對你的負責。我走過了第一個十年,陪伴了好多對親子,也希望可以陪伴你,還有你的孩子一起成長。
我有一個夢,希望要世界上的親子,都能夠笑著面對彼此。如果你也認同,歡迎你一起加入我的親子教養課。
#限時早鳥優惠中!早鳥優惠價只要NT$1,500(原價$6,800)就能加入,馬上報名【不說教不動怒的親子教養實戰課】>>https://bit.ly/3lujxKy #如果你報名了,也歡迎留言+1,讓我親自感謝你的支持!
在思塾,也有親職教養方面專業的心理師~歡迎預約:
蔡宛庭諮商心理師 ─ 家長諮詢 、 學校適應 (國中小)
蕭景云諮商心理師 ─ 親子與家庭諮商 、 青少年諮商(國高中)
陳囿蓉諮商心理師 ─ 空巢期議題 、父母效能與減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