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諮商心理師

諮商是一種很特別的人際關係 : 兩人之間並非因為親密,但談論著最深層的話題。但「諮商」到底該怎麼「用」?何時要用?我想會因為不同人的需求而有所不同

在此我想以個人在學習諮商與被諮商的過程中,分享「諮商」是怎麼一回事~

諮商作為支持

心情不好的時候,每個人的因應方法不同,但大多數人都有經驗是「找個人聊聊」,期待可以被安慰,而「這個人」如果是全心全意的關心自己,心情轉好的可能性就會提高!

我想心理諮商可以用心理上的「精油按摩」來比喻,被按摩者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味道、加強酸痛的部位,而諮商就是有個人全心全意聆聽自己關注的部份。

那跟親友聊聊有何不同?朋友總是想分享自己的類似經驗,或急著講道理解決問題,尤其家人充滿擔心急切的語氣,有時反而要花更多力氣回答許多問題,反而感到疲憊。心理師會將重點放在內在的感受與想法,檢視動機與內在運作模式,幫助來談者突破盲點,轉換問題就有機會轉換心情。也許不是一瞬間就會覺得心情很好,但是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深一層理解,我們就更有力量去解決與面對。

這種「量身訂做」的交談,也許得要經驗過才知道。

心理諮商像是是一面鏡子,當人有能力把自己的各種感受、想法用言語表露出來,就有機會可以重新認識自己。好的諮商師可以正確回應,甚至更拉高層次去看待問題,有機會更看清楚自己,就越不容易被不知名情緒困擾。

但受傷後需要時間療傷,這是一定的。

心理諮商是秘密的保險箱

每一個受過諮商訓練的專業工作者,除了「同理心」之外,都得遵守最重要「保密原則」的專業倫理,把秘密告訴一個生活中不會見到但可以信賴的人。

這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奇妙,

在一個安全保密的關係中去整理自己無法訴說表態的部份,如同面對個人陰暗面,讓人得以更加完整。

但保密也有例外,就是發生自殺或傷人的情況,十分危及的情況下,才會打破保密原則,與需要外聯協助的其他專業人員告知需要處理的部分,不過會怎麼與他人說明,還是會尊重來談者的想法進行討論。

在不同的個人需求中,我認為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諮商心理師,還是有一些共通的條件可以作為參考:

  1. 相信自己的直覺
  2. 謙遜、公開的態度
  3. 談完不會有受傷的感覺

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媒合,有無限可能的組合,如果眼前的諮商師看得順眼,談得下去,不妨相信自己的感覺,保有繼續交談的可能。也要關注自己談完不會有因為諮商而受傷的感覺。雖然有時候可能會跟談論「受傷的部份」而引起的不舒服混在一起,仍然可以跟諮商師核對。這也許是人際關係中無形困擾著我們的一環。

「諮商關係」也是「人際關係」的延伸,因此在諮商中學習表達、溝通也是很重要的練習。若諮商師能抱持著謙遜、開誠佈公的態度來回應,我認為對雙方來說是很重要的關係進展。

諮商的使用時機,我認為是在發現有「重複引起困擾」時,就可以考慮跟專業人員協談。在自己經濟能力許可的範圍下,選擇有口碑、看得順眼、談了覺得有新觀點或較舒坦的諮商心理師。

以上,誠摯分享!

Photo by Ali Arapou011flu on Pexels.com

發表者: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
喜歡電影與社會學、愛好動物與大自然、熱衷性別研究、過了35歲開始聽爵士樂。 擅長以比喻的方式深度同理內在世界,相信在「問題」中能啟發而看見美感,挖掘出跨越困難的力量。 期盼是用幽默的思維與浪漫的情感,詮釋人獨特的處境,不刻意去迴避人所遇到的困難,試著回應並包容自己所擁有的人生,能藉此找到持續生活的意義與快樂。 認為人要理解情與慾,這是一個人生命主體性更加成熟的過程。愛上誰我們無法掌握,但如何愛人是我們的選擇。心理諮商的對談,正是幫助我們一起找到與人連結愛最美好的方式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