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【我們與惡的距離】:宋喬安與她的婚姻  

文/ 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
【我們與惡的距離】劇中賈靜雯所飾演的宋喬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,工作能力專業人又美,有著能駕馭新聞的強大存在感,但與人之間總有一種很難拉近的距離。這種心理距離的背後,她是一個痛失兒子、悲傷巨大到無法面對的母親;也是失去對婚姻的信任感,全身帶刺看不見丈夫也心碎的妻子。不能談悲傷的她,實在無力面對女兒認為「媽媽不愛我只愛哥哥」的挫折,睡前醒來都得喝一杯來麻痺自己,無感是因為太感傷,又只允許自己強悍。那濃厚的妝卻掩蓋不住黑眼圈,看了讓人既心痛又不知該如何幫忙。

當宋喬安說「我幹嘛說心事給陌生人聽?」流露出認為心理諮商無效的不屑,身為觀眾與心理師雙重身分的我覺得陣陣殺氣,忍不住想像她出現在諮商室中,仍頻頻接起電話指揮工作、不耐煩的眼神催促快點結束、「喝酒只是紓壓不然你來做我的工作試試看阿!」等畫面,不禁冒了冷汗,只好在內心偷偷轉介給魂囚西門的蕭敬騰,催眠應該有點幫助(或是被要求另請高明)。

看見宋喬安夫妻能在兒子房間門口擁抱著,哀悼人不在思念還在的複雜心情,大大的鬆了一口氣。劉昭國(宋喬安的丈夫)受到精神科醫師妹夫的鼓勵:有心想要修復關係、想要維持婚姻,還是可以努力釋出善意,與妻子一起度過喪子之痛,宋喬安冰冷破碎的心還是可能融化。

情緒低落是扼殺靈魂的毒藥。在諮商現場中,長期浸潤在低潮中的人都會說「感覺不像自己了」,逃避最大的門檻其實是面對自己,害怕找出原因全是自己的錯,或是得要接受最不想承認的事實

嘗試去接住苦難,面對與消化內在的恐懼,是心理諮商工作極挑戰卻很有意義的一環。這不會是一次會談就可以解除的痛苦,得先跨越了自責與攻擊的防備,慢慢拼回破碎的心與家庭關係。宋喬安與她的婚姻,還沒看到結局不知道會如何,但我開始能體會她內心的那些痛苦與抗拒。期待跟她有類似處境的人能夠超越逃避,真誠感受到快樂的那天來臨。

圖片來自於"我們與惡的距離"劇照

發表者:蕭景云 諮商心理師

喜歡電影與社會學、愛好動物與大自然、熱衷性別研究、過了35歲開始聽爵士樂。 擅長以比喻的方式深度同理內在世界,相信在「問題」中能啟發而看見美感,挖掘出跨越困難的力量。 期盼是用幽默的思維與浪漫的情感,詮釋人獨特的處境,不刻意去迴避人所遇到的困難,試著回應並包容自己所擁有的人生,能藉此找到持續生活的意義與快樂。 認為人要理解情與慾,這是一個人生命主體性更加成熟的過程。愛上誰我們無法掌握,但如何愛人是我們的選擇。心理諮商的對談,正是幫助我們一起找到與人連結愛最美好的方式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